close


歡迎團團與圓圓蒞臨重複行為者的寶島樂園


文 / 陳韋綸
轉載自:破報POTS 復刊542期 http://www.pots.tw/node/1536


兩隻大貓熊團團與圓圓當然是貴客

─ 那是三名機長數十名空服員專門伺候、
貓熊麵包與貓熊牛排搭配獅子頭與清蒸魚,
以及兩個重達300公斤以貨物運輸帶固定的鐵籠 ─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羊曉東言到運輸過程乃不計成本,
恰好與長榮副總聶國維於媒體前逕自攬在肩頭的「保育」重責相得益彰;
相對而言,國際媒體從路透社至美聯社及CNN
對台灣大小孩子們的殷殷盼盼不留情面,
接連戳破團圓抵達寶島具台灣中國化的象徵意義;
相形之下,台灣由電視至報章媒體彷彿遭鋪天蓋地的團員氛圍沖昏頭而癱瘓。

只是島上的我們當然知道兩隻「胖達」圓渾身體早已遭政治語言挪用,
也深黯北京當局自五零年代起由毛澤東指導、屢試不爽的乒乓/貓熊外交政策。
只是,只是,喔!團團與圓圓實在可愛
─儘管牠們每隻重達三百磅,全世界動物園肇事比率僅次於大象,
在媒體密集報導的迪士尼化之下,人們還是想像可以與牠們摟摟抱抱;
如同CNN主播的祝福:祝兩隻貓熊在台灣一切順利!

從經濟效益來看動物園成就哪廂保育

搞得動保團體臉很冏的是,
即便如負責管制瀕臨絕種動物的華盛頓公約亦表示,
貓熊來台乃是「家務事」,完全沒有國與國之間輸出入相關許可規定的問題;
不如將團團與圓圓抵台當作一場交易,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看看台灣得到什麼。

除了眾所皆知新光集團斥資2億、號稱五星級的貓熊賓館以外,
跟據台北市政府明年度投注於貓熊的預算,兩位貴賓一年共需1095萬的花費

─ 由保全服務、環境美化至維持低溫的中央空調不一逐列 ─
關懷生命協會指出這數字在明年之後更有可能增添至3900萬,
全部由台北市民買單。

而1095萬與其餘三千多隻動物平均分配到的預算約11萬相比相差95倍,
也超過台灣往年平均編列於野生動物一千萬不到的保育經費;
兩隻貴客的優渥更進一步與台灣本土黑熊的困窘相比:
11年來累積於黑熊身上的研究經費不過1700萬;
而全世界貓熊統計數字為1590隻,台灣黑熊不超過200隻。


如此扭曲不平均的保育資源分配,
貓熊來台真的與保育一點關係也沒有,
也很不流行地沒跟上國際「棲地保育」而非「棲地外眷養」的潮流。

麻醉.電擊.威而鋼─從未成功的眷養野放工作

事實上棲地外眷養而後野放的行為,
歷史上毫無成功紀錄 ─ 一次也沒有

近來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貓熊研究中心
為了提升貓熊繁殖率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由餵食威而鋼到播放其他貓熊嘿咻的A片,
就是無法克服眷養貓熊三大難題─ 發情配種難、受孕難、幼仔存活難。

喜好獨處的貓熊可不是隨隨便便林中打炮的動物,
一年不過做愛一次,交配期短短2到3天,
要貓熊接受媒妁之言、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方式全然失敗。
近年來貓熊數字上看1600隻,絕大部分來自野外棲地。
如中國知名貓熊學家、田野考察長達13年的潘文石所言:

「一隻在動物園的貓熊,
在性的問題上絕對沒有選擇自由,
只要表現出對人類所安排婚姻的拒絕態度,
就可以成為人類對其施予迫害的理由。」


一隻對母貓熊性致缺缺的公貓熊最常遇到的情況是:
一旁著白大衣的醫療人員立即發射麻醉藥,
將警棍大小的電擊棒塞入牠的直腸施與電擊,刺
激公貓熊射出精液;有時也得注射雄性激素,在食物中混雜各式壯陽藥物。

這種於全世界收容貓熊動物園慣用的
激進變態強迫繁殖法,成功率幾近為零

顯而易見地,團團與圓圓抵台對於全世界貓熊保育工作毫無裨益
在大陸停止租借貓熊長達20年後,
運送貓熊至各地就如同某個美國專家所言,

可以在中國做好的事幹麻不在那裡做?

至少沒有生物專家會像動物一樣死於蹍轉運輸所帶來的壓力下

依據毫無人工眷養貓熊野放成功的經驗,
即便木柵動物園真的培育出了個小貓熊,
牠要如何在中國大陸的高山深谷中建立領地、
培養挑選滿足營養食物的能力、辨別天敵或是面對疾病?

臺灣人到底還要幾隻明星動物?

而木柵動物園貓熊館佔地共436.725坪,約1441平方公尺,
算下來團團與圓圓分別分到720平方公尺的活動範圍,
儘管明顯多於館內4隻黑熊平均175平方公尺,
以野外貓熊平均4000到7000平方公尺的活動範圍相比仍差了一大截;
而終日毫無變化的生活環境,還有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呆板生活,
看到團團與圓圓跟木柵動物園內其他熊類動物一樣
來回踱步、繞圈圈、拔毛或是搖頭晃腦的刻版行為之日子不遠矣。

而根據動保團體長期質疑,
究竟在木柵動物園內共計333位員工,
又有多少真正出身保育相關而非畜牧科系?

貓熊不會說話,但數字會的。

在1095萬中,動物園投注了400萬元的活動公關費用。
動物園預估貓熊每年將帶來200萬的額外遊客人數,
其他如飲料、點心、遊園公車、玩偶、logo授權、與花卉博覽會的結合,

一句話,「商機無窮」。

而貓熊當然是貴客,讓主管單位
排除動保團體監督、以畜牧專業取代生態保護專家、
無視華盛頓公約保育動物輸出入不得涉及商業行為的規範下入境


團團圓圓伴嫁妝17株珙桐樹的抵台讓民眾引頸期待,
館內無尾熊年中因癌症遭安樂死已是可拋棄新聞,
更早之前嚴重脫毛的北極熊沒人記得,

如動物社會研究會的朱增宏問到:臺灣人到底還要幾隻明星動物?

動物園是精神病院,不是嘿咻做愛的好所在

兩隻大貓熊團團與圓圓週二晚間七點三十分抵達桃園中正機場後的一舉一動
─ 第一口蘋果及綠竹、第一次打哈欠、第一次喝水與排泄 ─
一五一十地被記者們記錄下來,這一刻絕對十足重要,
象徵台灣動物福利及動物權在些微進展後因政治操作的大退步

兩位嬌客真的很可愛,更激起我們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
來細看究竟那輛外頭貼著「團團圓圓赴台定居」的貨櫃車,
在單線封鎖時速九十公里的毫無耽擱下,把它們送來什麼地方?

零二年時《破》報曾經訪問動物權/動物福利兩位宗師級人物
《動物解放》作者彼得.辛格以及
《動物權及動物福利小百科》編者馬克.貝考夫(見破報復刊239期),
時間眨眼間六年已過,或許真如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所言,
台灣在動物議題已有所改善,願意正視流浪動物及經濟動物的處境問題,
那麼或許讀者們願意關注動物園的角色仍時有爭論
─ 處於動福/動物權尷尬位置的機構究竟住著那廂動物。

即便動物園投注大量經費宣傳其四大功能,依照過往經驗,
以眷養方式對於野生動物面臨棲地消逝困境終究無法發揮實際效益,
而眷養後野放的案例,毋論發生在何種動物身上,幾乎都是失敗。

這時我們當然可以質疑:

動物園每年3到5億的預算究竟起了多大的保育作用?

也可以問問自己,一趟動物園之旅,到底有多大的學習意義?


喀嚓喀嚓地剪掉翅膀─動物園版達爾文進化過程開始出現

動物園的概念可以上溯至西元前1490年
古埃及人大量蒐集野生動物的觀賞習慣,或是
中國周朝的「囿」以各式奇花異草及珍奇異獸炫耀之行為,

不過姑且從20世紀50年代進入動物園的世界:

那時動物園開始被稱作諾亞方舟,而休閒、教育、
科學及動物保育─動物園自我賦予的四大功能亦開始奠基,
與當時最被激賞的先進動物園展示方式
─「幻象叢林」─ 四周以玻璃圍牆包裹不過是個引起動物幽閉恐懼的玻璃容器,
在驚人地狹小的空間中塞入林林種種共三百多種的
哺乳動物、飛鳥、蜥蜴與蛇,不同種的羚羊被塞在一個起居室大小的空間中。

動物園也開始以有水的壕溝替代鐵籠,
或是假山假水模擬天然環境,表現出一種自由自在的氣息,
不過聰明機敏如猴子還是會掉入水裡被淹死、被溝旁防止動物接近的長針刺傷,
在雨天過後會去舔真的樹葉,卻一碰也不碰假的樹葉─堪稱徹底失敗─
不過這樣的設計受到往後全世界各地的動物園的歡迎,
畢竟,遊客可不想看到動物們被關在硬梆梆的鐵籠裡,
不過也不想什麼都沒看到,

所以

如粉紅紅鵲遭大剪喀嚓地截除翅膀,無法在天空飛高高之外,
纖細的雙腳也因負荷多重而骨折,鳥啄變形;
其他鳥兒也因飛行受限開始癡肥,骨架、體內五臟六腑以及羽毛扭曲,
專屬動物園版達爾文進化過程開始出現。

強迫症.食糞.大象開始自慰

大概也是從動物園誕生之時,眷養於其內的動物開始失去
經後天學習、屬於文化方面的非固定行為。

是的,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文化,
只是當大家不再需要應付覓食、躲避天敵、交配
以及各種存在於自然環境之威脅所帶來的緊張感,
也逐漸失去游水、掘土或是飛翔等行為;

青蛙不再在雨中做愛;
北極熊也不會等在海豹的通氣孔旁狩獵,把抓到的海豹用海水洗淨十五分鐘;
母象也逐漸失去領路的能力。

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
動物園也意外地讓動物發展出一種固定行為:

動物專家第一次看見黑猩猩把玩自己的糞便之後把他吞下肚,
或是不斷地理毛、拔毛,自殘後不斷地舔著潰爛的傷口;

第一次看見大象自慰,或是
以飼料引誘鴨子靠近,然後用大大的腳掌把牠踩到土中;

第一次看見海獅在水中繞著固定圈圈游泳,
然後再經過固定的一點時以身體摩擦。

其他令專家們嘖嘖稱奇的動物行徑還包括:

大猩猩把消化一半的食物吐出後再吞入反芻,
大象、棕熊、黑熊、北極熊、老虎不斷地在原地饒八字形、
美洲豹重複跳躍重踏猛撲直到膝蓋變形為止

─ 狹窄的空間、無趣缺乏威脅的生活
導致動物們產生類似人類OCD強迫性異常行為
或是監獄、收容所內犯人的慣常性自殘或重複運動等等,
以製造體內腦啡,平衡神經介質多巴胺(dopamine)引發的
激動、攻擊以及重複性行為;

百憂解藥廠不會想到有一天
自己的產品會使用在熊與大猩猩身上─專家背景嚇傻了,
稱動物園為「重複性行為的樂園」,也不會知道
有一天「百憂解世代」居然適用於動物。

樂園裡三餐有專人調配,也沒有煩人的寄生蟲、掠食者和天敵,
動物們身體十分健壯─性成熟度提早到達,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縮短,
導致高死亡率依舊,
海洋動物如海洋館中的鼠海豚整整比野生的壽命少了一半以上,
而通過人工授精繁殖的成功大貓熊,只有1/5能夠存活到3歲以上。

生命週期縮短也導致眷養動物的性慾兩極化
─不是過多就是毫無嘿咻慾望─或是繁殖時間與季節規律脫軌;

眷養的蒙古馬會在初冬繁殖,幼獸存活率過低;
而馴化後的動物因為過於安逸,導致腎上腺素分泌下降,
肌肉開始萎縮而無法逃避野外掠食者,
鸛鳥神經錯亂,遷徙習慣及性行為都產生改變,無法在適當時機築巢。

眷養動物其實就是惡性循環,野放存活率因馴化而無法提高,
動物防禦能力降低,無法維持長時間的警覺性,死亡率提高。


棲地保育作為世界潮流已將近20年,
動物保護得先維持由環境、植物及動物組成的生態環境,
而非投入大量經費打造一艘裝滿精神分裂動物的諾亞方舟;

動物園投注於教育意義的宣傳經費若要有意義,
不如先承認並把動物們的強迫症
放入導覽手冊中─ 那是唯一能在動物園見到而有價值的

在此之前,小朋友,
回家轉開動物星球頻道才能看到藍海大鯨魚的做愛過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am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